韧性社区
因“你”而美
【资料图】
卷首语
近年来,新华街道以“人民城市”为核心着力构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从而也涌现出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积极作为的新华“达人们”。
他们发挥自身的光和热,在新华社区的每一隅默默耕耘不问收获。他们既是社区建设与发展成果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社区繁荣与治理过程的参与者、推动者。他们用汗水和智慧让社区环境越来越“优美”,让社区治理越来越“温暖”,让社区居民越来越“幸福”。
新华社区“治理达人”(三)
新华路街道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
理事长 何嘉
点击视频观看
自 我 介 绍
我叫何嘉,是一个80后,大连人,来上海已经20年了。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建筑师。2002年来到上海学习建筑,之后我去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城市设计。我一直特别喜欢走访各种各样的小镇村落,还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城市,去看那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我对于人们和城市之间真实生活的这种关系感兴趣,我喜欢摄影。现在从我的身边开始慢慢营造我们自己的社区。
您是怎么想到做社区营造的呢?
我从2010年到2016年一直都在一个大型的设计院工作,当时我设计了很多高楼大厦、国宾馆。但后来我想能不能直接去服务社区和居民呢?所以我开始慢慢地探索。我去过乡村,帮助小山村里的人保护和重建他们的房屋,也试着去做过特困老旧社区家庭的改造。慢慢地发现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直接服务于人,而我的设计技能,就是工作的手段。我觉得人与环境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关系是我真正感兴趣的,所以慢慢地尝试,做一些专注于人的工作,和社区中的人形成一个共同体,一起营造他们的社区,我的工作也越来越像一个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
您主要参与了哪些社区治理项目呢?
一开始是从我身边做起,比如在新华路669弄我自己居住的小区有一个闲置的房间,这个房间以前堆杂物堆了几十年,然后我们和街道、居委会都进行了沟通,利用政府的资金,把它改造成了老旧小区里面的公共空间,叫做“睦邻微空间”。
我们隔壁的小区叫敬老邨,里面都是70多年的公寓楼,以老年人为主要居民,通过邀请设计师进入到小区,居民参与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样的楼栋对老年人更友好,用这样的方式推动这个楼的改造。在改造这个建筑的同时,我们还让这些社区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微信群。
从2019年新华街道作为上海第一批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样板社区开始,社区中的居民就越来越系统地、持续地不断参与到整个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中。比如我们的外国弄堂,是邬达克在将近100年之前规划的一个别墅区,里面有非常多精美的洋房建筑,但是现在没有成熟的物业管理,所以特别依赖当地的居民,包括在地的单位,共同形成一个治理机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大家,让各种主体一起来共商,这个外国弄堂怎么样可以变得更好,其中我们设计了一个“马爷爷的花园”,是为他们自治小组做一个园艺工具共享的小屋,也是社区居民可以休憩交流的场所。
我们还支持了一些居民自己来完成全过程的项目,例如去年我们支持了一个叫 做“一平米行动”的项目。“一平米行动”就是从最初的想法,再到提案最后到工作坊,居民和设计师一起结队,整个全过程都由社区当地的居民作为主体,一步一步把这件事推进落实。
慢慢的营造工作从为社区做设计变成和大家一起做设计,并且真实地能够为美好生活而行动。
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之后,
和之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过去传统的社区更新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比较偏工程类,居民没有参与其中,他们真正的需求并没有表达,我们经常会发现居民的获得感不高。但是通过社区营造参与式的更新,这个社区可以共商需求,然后一步一步地提案,是由居民的需求开发出来,再去落地。再由居民通过一定的活动去测试、去应用,然后让这个空间能够被更好地维护和运营。全过程我们不仅让这个公共资金更好地服务于居民,最重要的是社区里面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有凝聚力,而且这让我们各种各样的设计和项目也变得更加有效。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可以说一说吗?
新华的社群营造经历了几年的推进,是越来越顺利的。因为社群营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可能一开始让陌生的居民之间形成连接是需要培育的,让居民通过一次次活动开始对社区建立信心,建立认同感,然后慢慢地一起行动去达成目标,整个过程是要慢慢积累的,然后才能落实得越来越快。其实最早的困难是怎么能够让居民参与,这对于社区是十分重要的。
来源于:新华社区基金会
END
欢迎扫码关注!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