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在138亿年前,有一颗奇点发生了爆炸,奇点是一个质量无限大、能量无限大、热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这个点爆炸以后,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胀,经过138亿年的时间,宇宙才膨胀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宇宙中的天体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我们的地球其实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颗行星但是后来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太小了,于是将它踢出了行星的行列。
在八大行星当中,地球是唯一一颗诞生了生命的星球,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海洋生物、有陆地生物、有两栖生物和微生物等等,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人类诞生以后,人类就在不断的探索世界的奥秘,古时候由于人类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古人一直都认为我们的地球就是唯一的世界,认为太阳和月球都在围绕地球转动,不过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先进的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让人类的出行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在人类走出地球之后,探索最多的就是月球。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月球的传说故事,一直以来,月球都被看作是美好的象征,古人认为月球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月球上面有嫦娥、玉兔、广寒宫等等,不过人类走出地球之后,发现月球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美好,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能够知道,月球表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陨石坑,这些陨石坑都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在人类历史上,一共有12位航天员成功登陆了月球表面,宇航员一旦走向星际空间,都抱着一颗不怕牺牲的决心,登月的宇航员也不会例外,他们有着超出常人的勇气,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月球的奥秘,在1969年的时候,人类成功登陆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亲眼见证了月球的壮观。
(相关资料图)
截止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登月计划都是由美国完成的,凭借着强大的科技和经济,美国成为了太空竞赛中的强者,在1961年到1972年组织的阿波罗号载人登月计划,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人类登月计划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苏联和美国开始冷战,1955年美国首次提出了两年内发射太空探测器的计划,但是在1957年的时候,苏联率先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年,将探测器送出了地球轨道,在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美国也在一年后成功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卫星,并且还成立了著名的国家航天局,在1959年的时候,苏联再次领先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登月探测器月球2号。
两年后苏联宇航员尤里.加林被送入太空,成为第一个环绕地球轨道的人,三个月后,美国将第二位人类宇航员艾伦.谢福德送入了太空,并且在1969年的时候成功登陆了月球,当时阿波罗11号飞船主要由4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巨型多级土星五号火箭,飞船就是由这种火箭送入太空的,第二部分是哥伦比亚号指挥舱,其中有三名宇航员在漫长的登月过程中休息,第三部分就是服务舱,它是安装在指挥舱下面,包括整个航程中可以为飞船提供动力的主要推进火箭,第四部分则是登月舱,它处于服务舱的下面,相信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它要被叫做是阿波罗11号,而不是1号?
其实早在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前,美国就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在1967年的时候,美国阿波罗号第一次飞行,但是这次飞行计划最终因发射台的起火而告终,同时也导致三名宇航员遇难,之后美国科学家对飞船进行修改,之后阿波罗7号搭载三名宇航员,围绕地球飞行了163圈,主要任务就是测试指令枪的性能,在吸取了之前教训后,阿波罗号飞船的性能越来越强大,在1969年3月,阿波罗9号在地球轨道上测试了登月舱,同年5月份,阿波罗10号宇航员在围绕月球的低轨道测试了登月舱。之后就是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其实任何一次成功都是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如果不是因为前几次的失败和经验,阿波罗11号也无法登陆月球。
人类登陆月球之后,对月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美国登月后将381.7千克月球岩石带回了地球,这些月球岩石都保存在实验中当中,一部分用于科学研究,还有一部分被当成是礼物送给其它国家,在1978年的时候,美国送给了我国1克月球样本,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嫦娥4号、5号也成功登陆了月球,并且带回了月球岩石,科学家通过对月球岩石分析得出,月球在20亿年前还有火山活动的迹象,这说明月球的内部环境可能和地球是一样的,关于月球的起源,在科学界一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月球其实就是地球的一部分,只不过在太阳系早期的时候,地球被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所以才会导致地球的一小部分被撞了出去。
被撞出去的这部分就变成了月球,除了这种说法之后,在科学家还有分裂说,科学家认为,月球曾经是地球的一部分,由于地球早期的自转速度非常快,但是地球还处于熔融状,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月球被地球甩出去了,所以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不过经过科学家对月球的研究发现,月球上面的岩石有一些要比地球年龄大好几亿年,这说明月球存在的时间可能比地球更加久远,所以科学家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和月球是同时形成的,在原始的太阳星云中,两者就像是兄弟一样,形成的过程都非常类似,不过地球上的成分和月球上的成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时先是形成了以铁为主要成分的行星核,之后非金属物质才开始凝聚,月球就是利用地球形成之后剩余的部分组成的,还有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是被地球捕捉到的,现在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是有引力的,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是最大的,所以它的引力也是最大的,强大的引力能够将八大行星全部吸引过来,同样的到来,地球也是有引力的,在太阳系早期的时候,月球经过地球,于是被地球的引力所吸引,所以月球便成为了地球的卫星,这个说法在科学界也有很多人不认同,因为一些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按照地球的引力来看,是没有办法捕捉到月球的。
虽然关于月球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种,但是目前科学家也无法确定月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说不定人类能够解开月球诞生的奥秘,不管怎么说,现在人类能够登陆月球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不过很多宇航员在登陆月球之后,都感到非常的害怕和恐惧,难道说在月球上存在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神秘物体?比如说外星文明的秘密基地,根据这么多年来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月球上面根本没有外星文明的秘密基地之类的东西,月球上面什么都没有,光秃秃的只有大大小小的陨石,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没有空气和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环境非常恶劣。
很多宇航员在登陆月球之后第一次的感觉是宇宙如此的寂静,由于宇宙处于真空状态,所以在宇宙中没有任何声音,真空环境断绝了一切声音传播的可能性,在一望无际的宇宙中,行星都在做着周而复始的运动,第一次面对浩瀚的宇宙,很多宇航员们都感到震撼和恐惧,尤其是宇航员在眺望地球的时候,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也并不是很大,但就是这么一颗星球,诞生了无数的生命,其实当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地球时,会有一种思念家乡的感觉,因为月球和地球不同,在月球上任何危险都有可能发生,如果飞船出现故障,那么他们只能够永远的留在月球上,在面对种种危险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觉,同样也会害怕自己回不去。
除了心理上的恐惧之外,由于月球和地球环境完全不同,宇航员穿着厚厚的宇航服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行走,和在地球上行走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每走一步都是非常艰难的,这种不同的体验感也会让宇航员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从人类登陆月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时间,现在人类已经对月球有了大概的认知和了解,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在月球上面还存在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这种资源就是氦-3,氦-3是可控核聚变的主要能源,我们的太阳之所以能够燃烧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内部核聚变的反应,所谓核聚变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原子核相互碰撞产生的,在原子核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原子核,同时也会损失掉一部分原子核。
这部分损失掉的原子核就变成了能量被释放了出去,地球每秒接收到的太阳光热量大约只有22亿分之一,这22亿分之一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100万吨煤炭燃烧的能量总和,所以核聚变对于人类来说非常强大,而可控核聚变的主要能源就是氦-3,但是在我们地球上,氦-3的储量是有限的,氦只有-3和-4这两种同位素,地球上氦-3的所占比只有百分之0.000137,而且这种气体非常容易逃离地球,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地球每年大约有2000克氦-3逃离地球,如果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么地球内部的氦-3可能会全部消失,但是在月球上,氦-3的储量大约是100万吨,这些能源足够满足人类的需求,所以科学家目前也在想办法积极的开采这种资源。
不过想要在月球上开采这种资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月球和我们地球环境不同,人类想要登陆月球进行开采,必须先将大型设备运输到月球上,而且还需要穿上厚厚的宇航服,这样才有可能在月球上面开采资源,不过小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月球的一小部分改造,让这部分环境和地球环境一样,这样人类就能够在不穿宇航服的情况下,在月球上生活,这样人类才能够将月球上面的资源开采出来,所以这个想法很不错,但是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来看,想要在月球上面建立自己的家园,简直比登天还难。
小编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探索世界的奥秘,目前人类已经对月球有了一定的认知,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一定会对月球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移民到月球上面,能够在月球上开采出能源来,除了月球之外,在太阳系中还有很多行星和卫星,目前人类已经开始探索火星,火星相比于其它行星来说,环境要好一些,未来人类有可能移民到火星上面,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