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 >正文

实时焦点:转弯(深度好文)

来源:老子道德经    时间:2023-05-28 04:48:52


【资料图】

感悟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易经》有云:“曲成万物而不遗。”

世间万物,一直以来都是迂回曲折,环环绕绕的,溪流因懂得拐弯前行,才能够巧妙避开一切障碍,最终成功汇入大海。

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懂得及时掉头转弯,灵活变通。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前行的勇气,更要拥有转弯的智慧。【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思维转个弯,瞬间柳暗花明老话常说“天无绝人之路”,真正具有智慧的人,能够绝地重生,在危机起伏中找到新的路径。有这样一则故事,禅师问徒弟,若你往前一步是死,后退一步是亡,你该如何? 徒步脱口而出:“我往一旁去便好。” 看似无解的画面,徒弟一句往旁去,瞬间让人醍醐灌醒。 人生路上,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迷茫时便会陷入思维的困境,前行和后退都无解,却忽略了转弯的魅力。 阳光转个弯,便能照射到无法直达的地方,思维转个弯,便能发现意想不到的佳径。 在国外,有一座图书馆建了新楼,要将全部书搬迁过去至少要花费几百万以上,馆长很是发愁。 一位年轻人主动请缨,表示自己仅需100万便可全部搞定,馆长欣然答应。 第二天,年轻人则在报纸,电视上大肆宣传图书馆可免费借书,条件便是从旧馆还到新馆,消息一出,来借书的人群顿时络绎不绝。 就这样,年轻人通过思维转变,一举成名,身价过百万。 古人曾说:“直道可跑马,曲径能通幽。”生活中,笔直平坦的道路并不适合所有的情况,有时,思维转个弯,才能拨动千斤万两。人生路上,拥有转弯的智慧,不墨守成规,不遵循陈规旧习,才能道路上快人一步。 心态转个弯,好坏会互换常言道:“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皆由心生,曾经有记者采访长寿老人,问起长寿秘诀,老人笑呵呵的说道:“凡事往前看,想开便好。” 记者问:“若是想不开该怎么办?”老人说:“转个弯不就想开了嘛!” 很多时候,事情并非毫无转机,而是自己将希望破灭,生活也并非穷途末路,而是走入了困境。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书生进京赶考,晚上梦见在墙上种白菜,雨天自己戴着斗笠还撑着伞,与心爱的姑娘同床共枕,却是背靠背。 秀才很疑惑,于是找人解梦,术士说:“真是倒霉,墙上种白菜意味着白中,戴斗笠还打伞代表多此一举,睡在一起背靠背不就是好事成空吗?你还是别赶考了,赶紧回家吧。” 秀才无奈,于是收拾行李打包回家,路上遇见一位禅师,禅师听闻他的梦,却连连祝贺,恭祝他金榜题名。 秀才很是不解,问道为何,禅师说道:“墙上种白菜是高中,不仅戴斗笠还打伞则是双重保障,背对背代表你翻身时刻即将到来。” 秀才听闻喜出望外,放下了心理包袱参加考试,果然高中榜元,一举夺魁。 古语云:“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一切烦恼都源于自己的内心,人世间从来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有转不过的弯。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中的好与坏都有其两面性,遇事转个弯,便能发现其中的乐趣与机遇。

人生转个弯,与生活和解

一位哲人曾说人这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悲伤的人沉溺在昨天,浮躁的人向往着明天,只有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实。

因此,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无需记挂,顺势而为,灵活变通,才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进京为官三次被贬,经历过“乌台诗案”莫须有的罪名后,他并未消沉落寞,也没有选择哀怨哭泣。

相反,他则在在被贬与流放的历程中开辟了新的天地。

不仅研制出令人垂涎三尺的东坡肉,更是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经典诗句。

官场失意的他,在人生中感悟出生命的真谛,创作出一首接一首千古诗句,成为世人心中的“诗神。”

其实,峰回路转与山穷水尽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周易·系辞下》中写道:“变则通,通则久。”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道路很多,并非只有一条,只有懂得转弯,不死磕的人才能找到最终出路。

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中,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传颂千古的傲骨寒梅,因懂得转弯,不与百花争艳,凌寒独放,才能彰显魅力。

众人称赞的松柏,因懂得转弯,不与树木争平原,绝壁挺立,才能衬托自己的苍劲。

人这一生,机遇无限,不与自己较劲,与生活和解,适时的转个弯,瞬时天地皆宽!

同意的点个“在看”,我们一起学会转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转发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老子道德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