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册制全面实施后,退市进程明显加快。5月8日,*ST文化、*ST腾信和*ST易尚三家上市公司相继收到来自深交所的《事先告知书》。
其中*ST文化触及三项财务类终止上市红线,而*ST腾信则因期末净资产为负,且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触及终止上市情形,而*ST易尚也因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而锁定退市。
最新数据显示,*ST文化和*ST腾信股东户数均超1.5万,*ST易尚股东户数则近2万。
(资料图)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报披露期结束后,5月以来已有多达12家深市上市公司收到关于终止上市的《事先告知书》,而深交所在4月也对2家公司出具告知书。而且,上交所在4月底也对包括*ST紫晶、*ST运盛、*ST辅仁在内的5家公司出具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合计19家公司中,有16家均被出具非标审计报告。这条2020年新增的红线已经成为触发上市公司退市的重要指标。
17家“锁定”财务退市
公告显示,*ST文化在被出示退市风险警示一年后,其2022 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1.29亿元,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7812.32万元。
此外,其期末净资产为-4.15亿元,且其2022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也就是说,*ST文化除了触及三种财务类退市情形。
另根据ST腾信公告,其披露的经审计的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显示,该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6.44亿元,且公司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也触及两项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ST腾信停牌前市值只有3.8亿元。
而*ST易尚在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该公司2022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记者查阅发现,除了上述3家公司外,进入5月以来,深交所已对包括*ST银河、*ST奇信、*ST中潜、*ST顺利、*ST必康、*ST 光一、*ST和佳、*ST蓝盾和*ST山航B这9公司出具终止上市《事先通知书》。
另外,在4月底,*ST新文和*ST深南也被出具终止上市《事先通知书》。而上交所也在4月底对包括*ST中昌、*ST未来、*ST辅仁、*ST运盛、*ST紫晶这5家公司出具终止上市《事先通知书》。
非标审计报告成主要推手
在上述上市公司中,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最多,是退市触线的高发区。
其中,上述被沪深交易所出具终止上市《事先通知书》的19家公司中,除了*ST山航B、*ST紫晶、*ST深南之外,全部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其中*ST文化和*ST蓝盾同时触及三项财务类退市“红线”,*ST银河、*ST顺利、*ST腾信等还存在其他类型的财务问题。而*ST奇信除财报问题外还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不难看出,2020年所新增的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触发退市的情形,已经成为触发上市公司退市的重要指标。
实际上,今年来因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量骤增。“非标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无缘无故就出了非标的审计报告,而是公司状况导致了非标的结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导致退市的,都是比较谨慎的,”一位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从表面上看,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直接推手是“非标意见”,但在审计意见公布之前,这些公司无论内部治理还是经营状况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归根结底,这些公司自身经营不善、风险事件频发才是导致退市的真正原因,”上述人士直言。
在业内看来,在全面注册制时代,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还将出现更多因审计意见退市的案例,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1元退市”也成重要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公司之外,还有包括*ST泛海、*ST中天、*ST宜康、*ST蓝光等多家公司还存在面值退市的风险,*ST宜康、*ST蓝光则已锁定面值退市。
*ST宜康近日发布公告称,截至2023年4月27日,公司股价收盘价格为0.51元/股,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已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 年修订)》的交易类退市规定。
此外,*ST蓝光也已经锁定面值退市,该公司股票2023年5月5日收盘价为0.44元/股,已连续18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人民币1元。这也意味着,即便后面2个交易日*ST蓝光股票连续涨停,收盘价也无法回到1元以上,提前锁定“1元退市”。
而*ST宏图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该公司2020年及2021年虚减负债金额合计194.96亿元,且占该两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4106.92%,触及上交所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今年以来,已有*ST凯乐、*ST荣华、*ST西源、*ST金洲4家上市公司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而退市,*ST科林因连续3年亏损而退市,另外*ST计通目前进入退市整理期。
在业内看来,随着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全面铺开,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A股退市也会呈现出常态化的新格局,有进有出的市场化生态正加速形成。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和生命线,其质量决定了市场的投资价值,必须不断净化市场,这也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必然结果。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